凯发官网入口 > 要闻

海珠区“新征程 新担当 新跨越”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启动-凯发官网入口

发布时间:2022-06-29 09:57:43  |  来源: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  |  作者:陈宁宁  |  责任编辑:

百年初心澎湃,海珠党旗飘扬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,由海珠区委组织部、区委宣传部主办,区直机关工委承办的“新征程新担当新跨越”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于6月28日在海珠区机关党群服务中心举行。

抗美援朝老兵讲党课、“读懂海珠——海珠党旗红”展览、党建引领非遗传承……一系列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,将从6月底起直至10月,“走”进群众、基层党员身边,广泛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,宣扬为党和国家建设、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,充分运用区内红色资源,深挖典型事迹,激发广大机关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,密切联系群众,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、新作为,以坚定的步伐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看!“海珠党旗红”展览,读懂海珠热爱海珠奉献海珠

活动上,“读懂海珠——海珠党旗红”展览正式启动。展览以海珠区历届党代会为主线索,选取海珠区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城建等方面的历史档案资料,通过实体展览形式,展现海珠区在党的领导下,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
“原来,历史上的海珠区有这么多了不起的故事呀!”一位仔细观看完展览的年轻干部兴奋地说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海珠区曾叫“河南区”、“南区”。1960年8月,南区改称海珠区。自此,海珠区的名字正式确定下来。

在这片红色热土上,每个时代都留有辉煌印记。

从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河南地区召开起,中共便在这里发展支部、组建工会、开展工人运动,这里是共产主义最早萌芽的地区之一。

在抗日战争期间,卫国尧等仁人志士一方面通过组建夜校、工人识字班、地下农会等宣传阵地,建立敌后根据地,唤醒民众意识,壮大党组织力量,另一方面奋不顾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,奋勇抗敌,舍生取义。

在解放战争时期,河南地区的中共党员领导工人和地下学联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在“把广州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”的政策指导下,从1952年开始,广州“河南郊区”被作为广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加以建设。以广州造纸厂为代表的3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陆续在工业大道扎根,形成宏大的工业区。当时,华南地区许多大中型国企都集中在这里,当中许多企业制造生产的产品,无论是质量或者数量,曾是华南第一、全国第一甚至亚洲第一、世界领先。

进入新时代,一幅生态文明、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徐徐展开:城央湿地,鹭鸟飞翔,水清岸绿,碧道如画;数字经济创新集聚,激荡涌动着时代发展的新活力!

一组组翔实的数据,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,无不向观众诉说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海珠区一步一个脚印、勠力同心谋发展,初心不变,踏踏实实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故事。

“作为一名海珠人,我很骄傲!”来自区直属机关的党员肖鹤表示,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接续奋斗,为海珠的新一轮发展贡献自身力量。

接下来,展览还将走入社区、高校等地,激发更多的海珠人读懂海珠、热爱海珠、奉献海珠。

听!老兵口述历史讲党课,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

“我所在的连是警卫连,长津湖战役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战役。“冰雕连”牺牲的战士就是我亲密的战友……”

一堂生动的主题党课,正在“七一”庆祝主题活动的舞台上开讲。

今年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陈燕华,向台下的党员干部讲述峥嵘岁月的斗争史,分享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。

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,由此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。

陈燕华1950年10月25日入朝,参加了第二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。

“我们当时靠的就是坚强的意志。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,我们认定敌人就是纸老虎!”陈燕华斩钉截铁地说。陈燕华参军入伍6年,立下6次军功,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转业到了地方,曾在监委和企业工作。“我把军人的优良作风和顽强意志带到地方工作中,做到坚持原则,实事求是。”陈燕华向大家道出他这辈子所坚守的原则底线。

“现在我们遇到的困难,跟志愿军战士那时所遇到的困难相比,算得了什么!”在台下聆听完陈老口述历史故事的机关党员干部小刘说,“当前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,工作开展起来,并非一帆风顺,但从革命前辈不畏牺牲、英勇战斗的故事中,我顿时感觉获得了迎难而上的精神力量。”

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拥护党的纲领,遵守党的章程,履行党员义务……”这堂特殊党课结束后,区直属机关的新党员面向党旗,举起右拳,集体宣誓,声音更加铿锵有力。


“非常光荣成为一名新党员,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与肯定,我将学习老一辈革命同志的红色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汲取前行力量,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勇于担当作为,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。”新党员李思韵如是说。

学!跟非遗传承人学手艺,党建引领践行历史文化保护

启动仪式结束后,领导嘉宾和观众纷纷来到体验区。这里设置了“广彩瓷烧制技艺”、“核雕(广州榄雕)”、“广州剪纸”、“广绣”以及书画鉴读赏析摊位,省级、市级、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教授非遗技艺,书画名家现场挥毫评鉴,让大家沉浸式体验和了解海珠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“小小榄核藏乾坤!”广州榄雕是在乌榄果核上进行雕刻创作的民间工艺,我国核(榄)雕工艺三大流派之一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非遗传承人曾宪鹏老师现场讲解教授,指导大家尝试在乌榄果核上雕刻“南湖红船”,近距离感受榄雕的精湛工艺,致敬敢为人先、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。

“万缕金丝织白玉!”广彩瓷烧制技艺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进行彩绘、烧制的一种传统工艺技艺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在非遗传承人赵艺明老师的指导下,参加体验的党员们正在瓷器上绘画,感受广彩的独特魅力。

现场还有广州剪纸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韩艳、广绣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梁淑萍、广州市岭南古琴艺术研究所蔡超婉等老师们,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带到党员们身边。


非遗传承,海珠区走在前列。2021年,该区已入选市级非遗传承基地26个,其中学校22个,数量居全市第一。此外,还建立了覆盖全区域教育系统、课程体系定制化、参与主体多元化的有效传承模式。


7月—10月,活动主办方将分批次组织机关各党组织党员走进非遗传承基地,参观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现场体验和学习非遗技艺,以党建引领非遗新传承,引导党员干部助力传统文化振兴。(文/陈宁宁 图/海珠区宣传部)


 
 
网站地图